虚假与真实,本是一组对立的矛盾,但却有它统一的一面。当下书坛,在市场经济社会背景下,人心浮躁,急功近利,虚虚实实,乱象纷呈。分析这些虚假与真实,则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深入认识我们这个特殊的书法时代。 书法家也有既虚假又真实的一面,有的人一开始因为没什么名气,为了唬人,就要在名片上印上很多不知是从何而来的头衔,诸如“世界功勋艺术家”、“某某国际书画院名誉院长”之类,以示自己是非同寻常的名家。等到自己真的功成名就了,名片上反倒少了很多虚衔。至于已经声名显赫者,则大多印个姓名和联系方式,如此而已。 就像当年温州人制造的假皮鞋,看上去模样很光鲜,但大多却是用纸和布做的。货不真价不实,但能将顾客的钱放到自己的腰包里就是最大的胜利。后来温州人一个个赚得钵满盆溢,富足起来了,也就放弃了造假。这两者之间比对起来,真可谓有着惊人相似的一幕! 书法人之间互相交流,若非良师诤友,当人家拿出自己的作品,笑容可掬地请你多提批评意见时,你若信以为真,单刀直入,说人家这里不好,那里不对,人家马上会一脸的不悦之色;所以一般情况下,人们都是避重就轻,虚与委蛇,大加赞赏,连声说好,落得个皆大欢喜,岂不更好。由此可见,人性当中本身就具有矛盾的两面性,虚伪与真实并存,阳光与阴暗同在。这就无怪乎几乎所有的个人书法研讨会,都是叫好声一片,尤其是那些具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书法人,即便他写得再差,美誉之词也是绝对少不了的。有的甚至被一些同样具有一定学术身份地位的人吹捧得淋漓尽致,甚至到了极其肉麻的程度。 有的展览开幕式,原本很少有人来参加,但为了制造热闹场面,好在镜头上渲染一番,就要硬拉一些不相干的人来临时凑凑热闹,救救场子。待开幕式完毕后,就稀稀拉拉,门可罗雀了。但在新闻报道上,就会拿抢抓的镜头说事,俨然是一场万人空巷、趋之若鹜的盛大活动。事实上,由于当下的各种书法展览已经多得如同乡下人赶集一般,面对大同小异的展览,人们已经逐渐失去了观展的兴趣。实体展览已经没有了往日的功效,而是沦为了媒体炒作的道具,成为了制造炒作话题的谈资。 有的作品拍卖会,其实真正拍出去的的作品很少,大多都是一些事先设计好的托儿,煞有介事地来做做样子,故意制造一种争先恐后、高价竞拍的虚假景象。但参拍作者今后则可以堂而皇之地标出数字不菲的润格来,也总会有那些不明就里者来为其买单。即便不是这样,他拿作品送那些官家商贾,自然也是另眼相看了。 而很多自行拟定润格的作者就更是自不待言了,动辄一平尺几千元,其实有时候连一个整张也卖不了一平方尺的价格。 有的书法展赛活动,很不规范。原本就是一些不学无术的投机分子三五一伙合在一起,打着弘扬艺术的旗号,起一个来头很大的展名,许一些极具诱惑的“承诺”,或者收取大量参赛费,或者名义上是免费的,等作者一旦上了钩,就层层加码,一会儿收购书费,一会儿收奖杯费,等作者们愣过神来,早已是人去楼空,一切皆无了。有的展赛活动,即便是相对比较正规的单位主办,征稿时说得天花乱坠、信誓旦旦,可到了服务阶段,却是丢三落四,互相推诿扯皮。哪怕落得个“听取骂声一片”也是在所不惜! 当然,这些问题还需要我们一分为二地来看待。对于那些处于弱势群体的作者,我们要给与足够的理解和支持,因为往往就是这些弱势人群,恰恰才是真正在书法上肯下实际功夫者。由于不拥有更多的便利,有时候为了生计,弄些善意的“虚假”,也是无奈之举,毕竟他的作品还是能够说得过去的,这与他的人品似乎没有太大的关系。而对那些身居要位条件优越而不顾道德弄虚作假者,我们要对其加以严厉的监督和批评。至于那些不学无术,东游西荡,以坑蒙拐骗为能事而招摇过市者,不仅会落个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结果,甚至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因此说,人在做,天在看,凡事当前思后想,适可而止,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假如让短暂的虚假造成终生的遗憾,终归是得不偿失的。 要做真正的书法家,就要实实在在做事,堂堂正正做人,也只有具备了这个前提,人生的未来才有希望。 |
北京德深源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55215号-2
联系信箱:qpgzsh@163.com 联系QQ:745826460
联系电话:13466526077,010-52100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