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齐辛民 秋萍
中国画在线 首页 艺术评论 查看内容

“齐辛民花鸟画全国巡展•杭州展”艺术研讨会

2014-6-12 21:57| 发布者: 论坛主持| 查看: 2442| 评论: 0|原作者: 论坛主持

摘要: 齐辛民花鸟画全国巡展•杭州展”艺术研讨会摘要 时间:2014年5月27日 地点:浙江美术馆多功能厅 “齐辛民花鸟画全国巡展•杭州展”艺术研讨会由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导、研究生处处长毛建波和中国美 ...
齐辛民花鸟画全国巡展•杭州展”艺术研讨会摘要

时间:2014年5月27日

地点:浙江美术馆多功能厅
“齐辛民花鸟画全国巡展•杭州展”艺术研讨会由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导、研究生处处长毛建波和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美术理论家章利国主持,文稿根据速记与录音整理,部分发言未经本人审阅。
IMG_6045_编辑 - 副本.jpg
毛建波(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导、研究生处处长):
齐先生是一个很厚道的,认认真真画画的人。他本名是新民,是新的时代的一个民,早年改成辛苦的辛,有其自身用意,却恰恰应和了现在的他,即齐国来的一个辛辛苦苦的砚田耕耘的民。大写意中国画特别适应两类人绘画,一种是有大学问者,通过中国笔墨的掌握能力,来表达、阐述自己的思想;一种是高寿的绘画功底深厚的人,可以用随心所欲不愈矩的状态创作,画得特别轻松特别有趣。齐先生现在是用随心所欲不逾矩的状态写出自己的绘画思想。齐辛民先生的花鸟画艺术最大的亮点,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突破,形成了个人面貌强烈的绘画风格。这对于讨论当代中国花鸟画所面临的各种困境,研究当代中国花鸟画的突破之途,极有代表性,仅从这一点论,齐先生对中国当代花鸟画的发展做出的贡献便不可小觑。
IMG_5275_副本.jpg
    吴山明(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著名人物画家):
    齐老师的画我一来就看了,齐老师作为老一辈的画家,我觉得他的画一点都不老,不但具有很深的传统的修养,而且他的画面非常鲜活,非常年轻化的感觉。他的整个画的意境,画面的构成、整个的色彩运用,整个的取材、都是齐老的一种艺术生命的表现。
我们的花鸟画要变革,到现在,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它必须改变题材,因为传统的梅兰竹菊也许我们还画不过古人。但是如果能从现在的生活当中吸取更多的营养,发掘更多的题材,意境,它不但从画面的整个意境状态,以及技术上的一种时代性变革,就会产生一种新意!我从齐老师的画中看到了上面的这些东西,祝齐老师艺术长青!
IMG_5316_副本.jpg
    任道斌: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美术史论家
    齐老师是初次来到我们浙江,山东和浙江是两个非常有特色的文化大省,浙江是多山多水多才子,山东是一山一水一圣贤;我看了齐老师的作品,有几个体会:就是:天真朴实、童心未泯、淡泊宁静、野趣横生、乡间林下、竭诚丹青。也就是他的画非常天真,画里充满了一种非常朴实的情趣,也就是完全不是他这个年龄所画的画。就如他画中的小动物一样,朴实无华,没有好高骛远的想法;作品非常自由,不受拘束;他的题材全是生活中常见的,但他的描述得非常仔细,这也就是他在生活中的观察细致所致。
近代的画家中只有齐白石、潘天寿都是在生活中发现了这些可以入画的题材;再就是齐老师的作品都是非常有生气;这些小动物、花草都是有情的,他这是把人的情感融入进去的结果;他的画非常有特色;所以齐老师的写意画给了我们浙江的画家很多启示,值得我们学习!
IMG_6052 - 副本.jpg
马以芝(原浙江省委常委、浙江省军区政委):
看了齐老的画展我有一点感受很深,他这个花鸟画,神形兼备,画得有灵魂,这个画中的灵魂可以跟我们沟通,让人感到很亲切,让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通过齐老的画,花鸟的灵性和人的思想、感受融合了。我们现在都注重传统和创新,我感到他的可贵之处,是他在花鸟画创新这方面是有独创性的。齐先生的展览,我看了四次,按我这个看画,我认为一个画家的作品能跟你的心灵沟通起来,感到这个画能够看不够看不厌,这个画已经到了相当好的水平。
IMG_6055 - 副本.jpg
朱颖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花鸟画家):
我是来向齐先生学习的。看了齐先生的画,我有很多感触,北方的绘画风格在齐先生那里体现得很强烈,用笔的爽快、挺拔,用色彩的对比也很大胆,这些都给我自己有一个很好的思考,很好的启发。我觉得现代花鸟画有好多是只注意形不注意神,齐先生画的小猫神气很好,他能抓住了神气去刻划这个形象,所以他画的东西都是从他的内心生发出来的,这对我们画花鸟画的也有很多启发的。我觉得就用自己来讲的话,那就是叫很好的来研究,这里面怎么样来提高花鸟画的情意,花鸟画的情趣,以情意为出发,以情趣为下笔,这个花鸟画才是一条正路。假设仅仅是从一种色彩上面,从用笔上面去推敲的话,那这还没有走到一个正路上面去。齐白石先生、潘天寿先生,他们就是抓住了内心的一些根处,齐白石在生物的情趣方面,在农村的一些生活的风俗习惯上面他抓得很准,而且他画的时候就考虑得很深刻。《蛙声十里出山泉》这张画,他没有去画青蛙,而是从山泉中间的蝌蚪着手,这种处理方法在构思上面我觉得应该需要很好的继承。所以同样一张画,在表现的时候,看你怎么样来思考,怎么样在表示,我觉得这个就是学问所在,努力方向的所在,齐先生在这方面我觉得他得到了这些窍门。他有一张画全部是墨色的鸡,我记忆深刻,两只鸡,一只白一只黑,这个画得非常好。
IMG_6097.jpg
刘曦林(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美术史论家、书画家):
我原来是学画画的。学画画的时候和老齐同班,1958年入学。老齐画的好,我想从两方面来分析。一是他传统文脉继承的好。山东艺专,现在叫山东艺术学院,这个学校的文脉跟浙江关系很密切,我们的花鸟画老师于希宁是黄宾虹的弟子,潘天寿的弟子,给我们讲课都是讲黄老怎么说、潘老是怎么讲。另外还有关友声、黑白龙、郭味蕖、张鹏、崔子范等,他们给山东的美术带来非常深重的影响,所以山东这个文脉还是比较好的。
另一方面,我认为一定程度上正是这个“辛”字成就了今天的齐辛民。他早年真是不容易,他们家当时非常穷困,上学的时候靠他爷爷给他编筐织席子来供他读书。在文化馆工作之后,他还要星期天回家去劳动,挣那5分钱的公分、3分钱的公分。正是有这么一个辛苦的经历,和土地之间的关系,和农民之间的关系,和这些羊和猫、狗的关系,他是不一样的,有这个土地的感情和没有这个土地的感情真的是不一样的,所以他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具有了刘曦林没有的,其他很多画家都没有的胆气、历事。因为他历过苦难出过大力出过血汗,知道劳动朴实的美,知道善良,他的心是闪亮的,你看他画的小羊和画得小猫都是非常可爱的,我们俩经常在一起交流,有一个重要的体会,要把东西当人来画,这样作品才能有真性情,有灵魂。
齐辛民是非常热爱生活的人,我和他一块儿出去玩,我拿着速写本写生写实,他用脑子来记忆,他的视觉记忆特别好,不拿速写本,就靠传统的默识心记,把自然万物的形态记在自己的脑子里面,这点本领我是自叹不如的。另外就是他的思维、笔墨、色彩、造型的夸张都是非常耐人寻味的。齐辛民的作品笔墨中有魏碑的阳刚之美、力量之美,这又是和他山东人的那个犟劲,朴厚劲,那个笨劲,拙劲,很吻合的。在色彩上,齐辛民是具有超越性的,大胆有激情。他把大片的红大片的蓝泼上去的时候,用的是油画技法,在这点上我又感受到了创造的精神。他过去还临摹了众多民间剪纸,民间艺术情趣、民间艺术的色彩、造型也融合到了他文人写意花鸟画的创作,从这方面来讲,在老齐和齐白石身上有一些共性的东西,农村土地的方向和凝厚在他们身上更是得到了非常集中的体现。
我觉得老齐的画,可能为中国现代美术花鸟画的创作指出了一条新的路子,我们如何在现代的条件下,把我们民族的资源和现代的思维方式结合在一起,还有很多广阔的空间。
IMG_6063 - 副本.jpg
    孔维克(山东画院院长):
    齐先生在山东是一个德高望重的老画家,并且一步一步走来,影响非常大。山东就是齐鲁文化,山东这个地方人又厚重又包容,这在齐老师身上也充分体现了这种特色。他开放、包容,重传统,又吸纳古今中外的一些东西。他的画里西化的东西,古今中外的东西都有,但最根本的中国传统的文脉和最本质的齐鲁文化,他都很好地传承了下来。他把中国传统的文脉和现代的东西结合得非常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齐先生在理解笔墨的时候,在表现创作对象的时候,主要以展现北方绘画风格为主,因此像魏碑的那种粗犷,用线的那种力度和强劲,在他的作品中可见一斑。
    齐先生的作品为中国花鸟画界提供了两点参照,一是新的时代新的时期,当代花鸟画面临转型,他的绘画提供了一个参照;二是中国画本身的艺术规律,笔墨规律,审美规律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往前走,齐先生他也是随着自己的感觉和对文化的理解在往前走,这艺术上的两点参照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一个人一辈子坚持做好一件事不容易,齐先生是用他全身心的生命和才华坚持花鸟画创作的艺术之路,也是不容易的。
IMG_6114.jpg
    黄河清(浙江大学教授、美术评论家):
绘画风格有南北之分,北方粗放豪迈,南方比较阴柔烂漫。齐先生的画,我感觉到了一种大气,尤其颜色非常大胆,这种大胆的用色,确实是传统的国画里面所没有的,很有开创性。这种用色我非常的欣赏,齐先生画面的处理非常整体,有一幅大面积红颜色的作品上面一个飞鸟,那幅画我非常喜欢,很整体。齐先生的这种写意,跟南方的那种所谓强调笔墨是不一样的,相对于南方人对笔墨的追求,齐老先生用的是完全另外一路,比较大气的横扫,当然也是写意,这也是我很欣赏的。尽管有的时候不一定很准确,但是那个神出来了,我觉得古人讲的以形写神,那个神很重要,齐老先生的画里面很有神采。再者我看到他的很多画很有童趣,带有一种儿童的稚拙和雅趣,这非常难得。
IMG_6077.jpg
    杜高杰(浙江大学教授、山水画家):
    上一次齐先生的小品展,我就去观赏了,我的发言从齐先生的大红袍这个集子的最后一幅画,桌面上的三个字说起,齐先生桌面上的三个字是“不容易”,我后面加了六个字“不容易、有胆识、成就高”。我再用三句话来概括我的感受,传统功力深厚,时代气息强烈,个人风格鲜明。大家走进展厅恐怕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大气,这个大气就是孟夫子讲的浩然之气,这就是我们从谢赫气韵生动以来,中国画家世世代代追求的一种可贵的气息。这个大气,来源于齐先生画面上的形象、笔墨、色彩、构图和综合的处理,他的笔墨苍劲浑厚,他的形象生动概括,他的色彩鲜明强烈。很可贵的是,他的形、他的变形,他这个变形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变形,也不同于西方现代的某些变形,他这个变形是为了注入人的情意。他笔下的动物形象都是拟人化的,他把这个装饰味融于写意风之中,实现了一种新的统一,我觉得这个很不容易。他的作品新在什么地方?主要体现在形和色两个方面。他继承了从徐渭到齐白石中国花鸟画大写意的优秀传统,而在他的笔下又有新的拓展。另外他的题跋很有意趣,这个题跋从明代以来,很多画家在上面下了工夫,题跋寄情,题跋寄意,这是我们中国文人画的优秀传统,也是当前整个中国画的一个薄弱环节。这个齐先生的题跋引起我非常大的注意和精心的琢磨,给了我们很多启示。他就是画外意,齐白石的很多优秀的经典的作品,题跋在上面起了极大的作用,而这个是我们目前中国画非常薄弱的一个环节。齐先生在题跋里头充分的注入了人的意趣。他的画简洁但是耐看,所以我觉得要对齐先生的作品进行一些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对我们中国绘画的发展,毫无疑问会有启示作用。
    上一次我看了展览以后,为齐先生题了一首小诗:微雨蒙蒙赏艺轩,齐君小品润心田。过人胆识开生面,大气高流别有天。祝贺齐先生。
   
IMG_6121.jpg
黄厚明(浙江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导):
19世纪以来,由于中国整个文化生态的变迁,我们世人对传统中国画特别是传统中国写意画,写意花鸟画,产生了很大的变迁。现在我们国力又强盛起来了,很多人一下子搞不清,怎么一下子中国这么牛,感觉到不得其解,但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又重新反思我们的传统,我想今天齐老先生这样的展览,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讨论的契机,就是我们在当下怎么来开展我们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写意花鸟画是我们中国画一个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最能够体现人的造型观、意境观。写意也是中国文化、中国美学的一个基本的特征。我想这个就为我们当下讨论中国文化的走向,重塑中国文化的精神提供了很好的一个纬度。中国写意花鸟画是用最简洁的造型语言,用多变的笔墨的系统,和它的色彩,来作为它的表现对象,透过这个表现对象,更重要的是表现中国人内在的精神和生命的状态。齐老先生的作品大气雄健,跟南方的这种婉约、阴柔、抒情不同,我想这个也很好的诠释了齐老先生作品本体的语言和审美的趋向。他这个造型,我想没有受到我们现在中国画素描教学可能产生的一些负面的影响,因为造型能力已经内化为自己的能力以后,就可以很好的为笔墨服务了。齐老先生的形,还有一种特别的意趣,它能够表达对象内在的精神,内在的状态,这非常好。齐老的用色,我印象也很深刻,他的色彩表现出的是一种生命趣味,非常难得。他的作品有一种童趣、一种泥土的方向,但是又不失文人的雅趣。
总而言之,齐老先生是我们当代写意花鸟画的一位重要的一位画家,他继承发展了徐渭,我们齐白石以来的花鸟写意画的传统,并有了拓展。再次向齐老先生表示致敬。
IMG_6061 - 副本.jpg
韩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韩墨现代彩墨工作室导师):
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齐辛民先生的大写意艺术,可能会呈现不同的结果,乃至得出不同的结论。首先我觉得从传统绘画的,写意画的传统来看他具有一个传承发展的意义,一方面是他多年的这种对笔墨的磨砺,一方面是传统绘画技能的掌握达到了相当高的高度,达到了随心所欲不逾矩的程度。另外他这种文化的承载也表达得非常深刻。从另外一个角度,我们从现代性角度来看待齐辛民的花鸟画,我觉得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去解读,一个是他极具个性化的语言方式,他笔下的无论是花鸟、枝干等等一笔一墨都是非常个性化的,乃至于看他的画,一个角落,一根线条都可以感觉的到他的鲜明特征。另外从视觉图式上来讲,他在齐白石这一个脉络之上又有一个新的变化,如果说齐白石先生的作品是乡土气息、乡土情怀,以土味能打动人的话,那么齐辛民先生在这种土味当中还注入了一种时尚气息,一种更有新意的一种感觉,这种感觉是什么呢?我觉得是他的绘画形式带来的。他很大程度上在从画面当中去建构一种属于自己的一种现代图式,那就是让原本一个是简约的写意画走向丰富,另外在丰富当中又去寻找一种单纯的平面画的这种方式。而这种方式呢,是和我们所理解的西方现代美学一些基本追求比较吻合的。
我认为齐辛民先生他更大的价值是在中国传统绘画现代性的拓展和建构,从这点上来说,他当之无愧是中国画坛,尤其是在中国花鸟画坛,一位具有代表性的、具有典型意义的,而且具有前瞻性的这样一位画家。
IMG_6060 - 副本.jpg
胡介报(北京宋庄艺术促进会会长):
我有一个感受,凡有成就的艺术家都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自我探索和创新。所以齐老师他的成功,他的作品能够有自己的风格,能够有所突破,正是这种创新带来的。中国传统的艺术如何在当代取得突破?我认为从艺者首先应该是有当代自己的语言,应该是当代人在说当代话,当代人在画当代的景,给后人留下属于自己这个时代的新的记忆。黄永玉老先生曾跟我传授,他说你要看好的作品,真正好的作品是要说话的,是画中有话的,而且真正好的作品是当代人在说当代话。我觉得齐老师的作品正是这样的好作品。
IMG_6089.jpg
励国仪(潘天寿艺术基金会会长,人物画家):
很有缘分,也很高兴能够看到齐老先生这么多的作品。首先我觉得展览本身这是一件大好事,因为齐老先生是山东人,山东是一个艺术绘画的大省,我们浙江也是一个艺术绘画的大省,我们这两个省份我觉得在全国是非常突出的,都是以传统的艺术根底为比较主要的一块。所以我们省份的艺术交流非常有意义。
齐老先生比较奔放的笔墨,还有简练的构成,包括作品当中反映的那种比较奔放、豪迈的气度,真是给我们浙江的一些画家带来了一些更加值得学习的地方。因为毕竟是两个省,所以绘画就会带着一些区域性的特色,我们浙江的画我们看起来总是比较细腻比较精到,但是有些方面就是那种奔放啊,气势啊,可能弱了一点。齐老先生带着北方山东大汉的气质过来了,给我们浙江美术界一个很好的感受。所以我强烈的感受到这次齐老先生的花鸟画展在我们浙江能够非常成功。
IMG_6069 - 副本.jpg
蒋文斌(著名人物画家):
邵大箴老师写前言的集子,我跟我夫人都认真的拜读了。拜读之后我心里突然出现两个字“超越”,超越它是没有止境的,好像是天上的北斗星只能看看仰望,只能够一步一步靠近那个顶点,它是无限深远的。
齐先生在艺术上一直穷追不舍,不断的超越自己。这次的画我看到比以前的更强化、更奔放、更气魄,但是又不失传统的法度,这一点我是很佩服的。齐先生作品这个色彩的运用很明显的体现了齐先生对西方现代艺术的一种很自觉的融合,很和谐,不是生搬硬套的,是经过自己消化然后用在自己生活的感受上面,所以他这个色彩的大胆、强烈,我想是同他年龄相违背的,是反自然规律的,因为一般人老了之后都萎靡了,他倒同齐白石一样越老越有生气,作品越来越鲜润、天真烂漫。我想在他的深厚的传统功底基础上再加上他为人为艺这种宽阔的胸怀,不断汲取各方的营养,他的艺术还会继续升华,还会有大发展!
IMG_6080.jpg
黄发榜(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一个感受,山东人太厉害,山东的画家太厉害。齐先生的画最主要一个特点是“写”,特别强调中国花鸟画的写意精神,和造型意趣精神。他精力特别充沛,我特别记了一下,看到一张画叫《秋思秋恋》,就是今年画的,那个笔力很矫健很挺拔很苍劲,可以看出齐先生身体气很足,否则画不出这么多很顺很爽很厉害的作品。
齐先生的作品大画气势澎湃。传统中国画有以墨代色这样一个观念,但他反过来了,为了表现精神状态表现这个境界,他是色多,而且是很厚的颜色,这对齐先生来讲是一个跨越,在中国传统上是一个跨越。对我们浙江来说,齐先生的作品确实是有很多都是值得借鉴的,尤其是他那种势、气、写,以及对形的概括。
IMG_6131.jpg
韩璐(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国画系副主任、书记):
我觉得齐辛民先生他的作品给我两个字“朴实”,非常的朴实。我以前在学习绘画的时候,非常喜欢的一个西方艺术家就是梵高,我觉得梵高的一生中就是两个字,他体现出的就是朴实两个字,而我在齐先生的作品中又重新感受到了这两个字“朴实”,任何东西艺术家你要这种文化去衡量他也好,你要用地域性的艺术特色去衡量他也好,无论是中国的外国的也好,最高的境界就是这两个字“朴实”,如果一个艺术家创造的华丽的色彩,最高超的技巧,或者展示的境界,脱离开“朴实”这两个字的话一切都是零,脱离开“朴实”这两个字的艺术探索都是零,因为朴实是具有精神魅力的艺术的东西。我觉得艺术其实就是一种宗教,从事艺术活动创造的这样的人需要的是不求任何回报的虔诚,而这种虔诚我觉得齐先生做到了。
IMG_6078.jpg
张伟平(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跨进展厅,我第一感应到的就是齐先生他的气势跟他奔放的笔力,我一直在拜读。我一直认为,中国画创作,一定要取舍,画家本人一定要做到“坚持放下”。齐辛民先生的绘画,能感觉到他有很多东西其实都放下了。作为一个画家来说,一定要从开始一直一直在放,但是放到什么程度为好?我们也不能够说放到我们内容什么都没有了,进入一种空旷境界,这也是很危险的,所以这个度把握到怎样一个程度?我觉得齐辛民先生把握的度是非常好的。
IMG_6075.jpg
何鸿(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评论家、鉴藏家):
通过小品展和这次的大展,我看到的是现在齐老师不仅仅在超越,他还在跨界,齐老师身后的这一张画,我一开始走进浙江美术馆的这个大厅我就有一种震撼,他好像不是花鸟画,我们看到的是一片蓝色的海洋,在这个海洋里面好象有两只海鸥,齐老师没有把这两只鹰画得非常的霸气,其实我仿佛看到了齐恒公的背后,有一位很聪明智慧的宰相这就是管仲,其实这一个文化在我们齐老师的绘画里面,其实是传承了文脉,这是我要讲的第一点。
第二点,齐老师的这个辛字,我们不仅仅是品味到一种辛苦,艰难,在中国的天干地支里面,天干的第八个字就是辛,这个辛的意思其实也就是气,这气在这里不仅仅是齐鲁大地一种气,更多的是一种虔诚的味道,一种从一而终,一以贯之的霸气。还有就是接地气,接文气。我们的文脉到底在哪里?我们总在寻根,根是什么?根是木,木就在齐鲁大地。而且根的右面是艮,艮是八卦里面最重要的一个字,它的含义是山。所以我今天一走进来我看到的既是一片海洋,同时又是一座高山,而且是连绵不断的的,两只小老鹰点缀了这一个雄浑的气派。
IMG_6073.jpg
曹工化(美术评论家):
我走进齐老的展览里面感到一种生命的气场,齐老虚岁八十了,但他的作品中,充满了生命燃烧的激情。我们在齐老的画里面看到了现代性,而且思考到中国绘画的现代性。我们讲到现代性应该是建国以后的现代性,代表大家一个是潘天寿一个是齐白石,实际上他们现代性都没有完成,他们都是从旧社会过来的画家,带着传统的文人画的品格进来的,因为他们绘画的品格已经在旧社会里面已经完成了,这是非常可贵的,我们现在是达不到的。但是他这个是双刃剑,当你达不到旧文人画的品质的时候,进入现代性是有障碍的,那么我们看到齐白石进入现代性的时候他实际上不是现代性,他是大中性,他是用非文人画达到了文人画的顶峰,他是这样进入现代性的。
中国画的现代性,实际上他有一个关键词就是时代。实际上像齐白石、黄宾虹这一代画家,他和新时代是不贴的,因为他进入新时代非常短,还没有贴近就已经离新时代而去。而潘天寿先生他相对更有话语权,而且对新时代由衷的欢心,他是贴近了,但是由于文革各种各样的原因,他有一些还没有完成。
实际上像齐老这一代的画家,他是从新社会来的,就是在我们的整个国家的现代语境下培养起来熏陶起来的,他和这个时代是非常贴的,因为他的整个的理论体系,整个的理念就是要贴近这个时代,要表达这个时代,和中国画现代性的推进是与时共进的,而且只有像齐老这一代人才是向这个方向去的。撇开意识形态,革命的烂漫主义和现代主义相结合,这是非常广阔的创造路线,但是并不是唯一的路线,在这条路线上的行进,实际上就是中国画的现代化,实际上齐老是向这个方向挺进的,所以我们在他的画里面就看到,他没有旧时代文人画的东西,实际上就是民国范,真的是和新的时代一起把中国画推向现代。他自己的情感就是这个时代的情感,所以他是用另外一种方式放歌这个时代,所以我们看到他的画里面和旧的画是完全不一样的。但是从技术、从笔墨当然是另外一个话题。只有像齐老这一代人才能做到这一点,才能往这个方向推进。比如说前面的潘天寿先生,齐白石先生做不到,他是另外一个方向。那么齐老后面的再年轻人也是做不到,他和这个时代是脱的,他不是我们讲的主旋律的时代,是小时代。他们对大时代的感触不是由衷的。我觉得像齐老的资源是年轻一代画家继承不了的,他们无法继承,因为心不一样,时代不一样,他的价值观不一样,他的生活方式不一样,所以我觉得齐老在坚持的这个现代性的方向很好,他留下来的作品更显珍贵。
IMG_6071.jpg
赵长刚(山东省书协副主席):
齐老师是我们淄博书画院的老前辈,是我们淄博书画院的名誉院长,是我比较敬佩的一位长者、老师。齐老师在淄博的书画界是一个非常有人格魅力的人。他非常的包容,心胸非常的大,可以这么说,在齐老师的眼里没有不好的人,他把世界也看得非常的美好,这一点我是非常敬佩的。他骨子里是非常善良的,所以他看人包括他的同行都是看得非常的美好,我想正是因为有这么大的胸怀和人文气度,今天他的画才能够走到这么高的高度。他内心是非常烂漫的人,所以他一直保持着高昂的创作激情,他的艺术一直充斥着一种天真和活力。


IMG_6048 - 副本.jpg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北京德深源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55215号-2
联系信箱:qpgzsh@163.com 联系QQ:745826460
联系电话:13466526077,010-52100898

返回顶部